中国财经报:养老 让政府与市场更好的合作
日期:2016-11-03 16:42:04  浏览量:211
打开手机应用,子女就能实时看到老人在家的身体状况;失能老人佩戴一块“防走失腕表”,就能随时找到其位置所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平台和线下服务的“互联网+”养老模式,已初见端倪。湖南省财政部门敏锐观察到这个市场新变化,将其作为财政科研的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并以“2016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为主题,主办了第二届湖湘财政论坛。论坛上,众多财政科研专家、企业高管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互联网背景下的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探讨建立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为“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探寻道路。

  幸福事业需要产业化的解决思路

  曾几何时,养老并不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我国一直奉行的是“养儿防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逐渐成为一个问题。”财政部原部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理事长项怀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于养老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养老逐渐形成由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的“政府养老”模式,其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老人都“老有所养”。

  “无论依靠家庭还是依靠政府,我国的养老事业都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项怀诚说,养儿防老儿不孝、儿女供养能力不足、个人养老储备不足等家庭养老困境不容忽视,而政府用于支付养老金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也面临着“钱不够”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总体收入不断增长,但结构性问题突出,全国近三分之二的省份都出现了“收不抵支”问题,养老保险金异地缴存等管理问题有待解决,逐年提升养老金发放标准也成为了社保基金的“硬任务”。

  项怀诚说,目前来看,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缺口由财政负担,国家也将给社保基金更多政策上的倾斜,例如按比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充实社保基金、划拨部分国有资本股权给社保基金使其享受这部分股权收益、出台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但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压力短期内仍然难以缓解。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15—59岁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老龄人口增速加快,中国老龄人口抚养比(65+岁人口/15—64岁人口)快速上升拐点已出现。当前,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突破4000万人,空巢老人超过1亿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到2400万,养老服务需求巨大。

  出席论坛的专家认为,在政府投入不足、养老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借助社会力量,让养老事业实现产业化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但由于养老产业投入高、利润低、回报慢、人才少等原因,企业参与热情并不高。现有的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经济承受力不匹配。我国养老产业亟待在政府引导下,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康养变革为产业化思路领航

  近年来,围绕“老有所养”的目标,各地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模式,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由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巡视员易继元编著的 《康养变革》,记录了湖南省近年来在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的成功实践。

  在长沙普亲冯家冲社区养护站,每到中午时分,曾爷爷的老伴和女儿都会为年逾八旬的他送来自家做的营养餐。不是因为养护站不提供营养餐,而是养老院就在自家社区,曾爷爷的女儿想为老人尽到更多孝心。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的“普亲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安享幸福。

  据了解,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0年来,在全国民营养老机构普遍负盈利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实现盈利。这得益于公司探索并坚持符合国情的养老“普亲模式”。“普亲模式”就是针对失能、失智老人设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专业化、小型化、社区化机构,为辐射半径内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全托、日托和居家上门的定制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和对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还比较粗放,应该针对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养老服务。”项怀诚说,60岁以上、70岁以下的老人,一般来说身体还比较好,不需要护理,自己生存能力还很强,还有各种活动的要求,对这批老人,养老机构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老人愿意住进去;对于年纪更大的一批老人,机构要组织适量的活动;还有一批老人,需要机构提供临终关怀式的服务。

  中国财政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养老产业比较特殊,既有经济竞争性,又有社会公益性,关系着社会稳定。老龄化人口有不同的收入阶层,而低收入阶层应该更多给予基本保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对不同的收入阶层要注意分层施策。

  被称为中国式养老的“9073”模式,较好地兼顾了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养老需求。太阳城集团探索的“百龄体系”,就是其中的代表。

  “‘9073’就是让中国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区服务实行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行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的融合式养老格局。”中国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介绍说,在太阳城享受养老服务的老人被分为四个群体:第一个群体处于退休初期,他们身体健康,以游山玩水的娱乐型养老为主;第二个群体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大多有一些慢性病,生活活动范围和内容在缩小;第三个群体患有慢性病,处于半自理状态,独立生活困难;第四个群体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大量照顾,处于半失能至失能状态。太阳城根据四类群体特点,分别设定“玩”“乐”“养”“安”四大养老服务体系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目前,上海、厦门等地已经实行老人居家信息平台,在社区建平台、家庭设终端,监控老人健康状况,引导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活动,接受社会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9073”模式有机地串联起来。

  政府与市场“牵手”共创双赢目标

  从政府特别是公共财政的角度来说,扶持养老的新思路是,让政府与市场更好合作,既能充分提升养老产业活力,又能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这其中,运用好财税政策对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海涛说,当前我国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税费政策优惠范围窄,力度不够,还是延续“政府养老”的思路,税费优惠主要局限在老年服务上,其他老年金融、旅游等领域的税费优惠还是空白。

  此外,税费优惠政策零散,缺少统一性。“当前支持政策多以部门发布,类型复杂多样,衔接不够清晰。例如营业税等新旧政策衔接不顺畅。”马海涛说,财政资金支持总量还有缺口,支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的支出政策手段相对单一,多以补贴的形式,这种临时性的财政补贴,很难保证养老产业发展的持续资金需求。

  “公共财政应该发挥为养老产业的‘引航’作用。”马海涛进一步分析说,财政部门要积极构建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包括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加快对经济困难、高龄、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认定和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养老与工资、物价水平动态联动,等等。

  针对目前政策手段单一的问题,应利用多种财税政策手段,建立财税补贴、财税转移、构建完善税收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PPP模式结合,实现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贷款担保机制,协助社会养老机构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构建养老产业全方位发展财税支持体系,以老年服务为基础,扩大财税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其他领域,加强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等等。

  “健康养老产业既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郑建新在论坛上表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在重点群体养老的托底作用,也要发挥市场在中高端养老服务的主体作用;既需要提供优质的线下服务,也强调互联网上的协同发展;既要突出人才、科技、金融、政策、文化等要素保障,也要加强产业融合与分工,推动企业协作的产业集群建设。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郭秀宏在论坛上介绍了湖南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设立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并投入运营;采取PPP模式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购买公办养老设施管理与维护、居家养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等社会服务;支持兴办健康养老园区,通过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管理合同、租赁、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社会机构管理运营养老服务基地和其他场所;以奖代补,重点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制订、完善相关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监督机构和组织,建立养老服务监管长效机制。

  “湖南财政部门为湖南养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撑,为新形势下政府如何引导社会力量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专家评价说。